公司新闻
【艺术实践】汪明强:南宫28官方网站论石刻汉画像的艺术风格与装饰图案
ng28汪明强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海洋绘画研究中心主任;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当代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现主要从事海洋油画创作与研究。多件作品先后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论文和作品先后发表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画刊、中国油画、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核心期刊。先后出版《海色斑斓——汪明强油画作品集》《当代美术家精品集——汪明强》《中国当代实力派油画家——汪明强》《海岸视象——汪明强油画艺术》入编《建国六十周年中国画坛六十家油画三十家作品集》主编《半岛油画名家作品集》《海洋美术研究》部分作品先后被国内外艺术机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及私人收藏。
汉画像石艺术是通过视觉图象形式展现汉代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信仰、天文天象、礼仪教育、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古贤圣人、奇禽异兽、民风民俗等方面内容。因此,古今中外对汉画像石的研究涉及了不同的学科领域。本文试图通过对汉画像石艺术的现实主义特征、技法、技巧形式的研究,探讨画像石艺术的视觉美感和规律,以求抛砖引玉,拓展画像石研究的领域。
汉画像石刻,由于是装饰墓葬之用,其画像题材主要是反映当时社会思想,即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思想。可是,由于画像石刻出自工匠艺术家之手,所以也十分自然地透露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尤其是某些构图,气势雄伟,形象虎虎有生气,显示出工匠的创作技巧和思想感情。汉画像砖的作者极其善于概括现实生活使之成为艺术,善于在作品中体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物。例如他们对汉代封建统治阶级的生活描绘上,就是如此。这种生活从那些方面表现?什么最能体现封建统阶级的地位和气派?这都要有洞察生活的慧眼。当时的艺术家们所描绘的汉代封建统治者们的肥马、轻车、伍伯开道的行列;高堂踞坐,众人朝见,拜谒的会客场面:建鼓高树、乐队四陈,舞影婆娑南宫28官方网站、百戏引人的游乐场;椎牛宰羊、杯盘狼藉的宴客场面等等,无不准确地抓住了汉代封建统治阶级浮华奢侈生活中的典型事物。又例如对汉代农民和手艺工人生活的描绘上,汉画作者也抓住了这些被压迫生活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常见、最生动的东西。他们选择了这样一些画面手足胼胝挽袖卷裤的农民在田里割或锄地:操纵牛抬杠或一牛挽犁农耕:兵器工人浑汗如雨地抡动铁锤锻打刀剑织布妇女在辛勤地操作织机;造车工人紧张地制造车轮杂技艺人在巧妙地舞刀、走马、弄倒立等等(图一)。通过画面,可以使人看到汉代农民手业工人和其它劳动人民生活的主要面貌。这些均体现了作者惊人的生活洞察力和艺术的概括力,同时也体现出汉代画像石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汉代石刻画像的技法,比前代的艺术技巧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关于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自20世纪以来已有人进行了不少的分析研究,其中滕固早在30年代就对此作了较概括的分类。他指出,“石刻画像正像欧洲浮雕有其自己的地位。在佛教艺术之前,中国从未有过类似希腊的浮雕,因为其底磨平,阴勒的线条用得丰富而巧妙,所以尤近于绘画。像河南、南阳、密县的汉代画像技法,采用的是起地平雕,即石面上画像的边缘略微浮起,凸出形象,再阴勒出人物的眼、鼻南宫28官方网站、衣纹和器物的细部。这种刻法,也见于山东武氏祠等石刻画像。而较山东孝堂山等石画像只在石平面上阴勒出画像的形象不同,是以石作纸以刀运笔,恰似绘画。图一是典型的南阳画像石雕刻技法。人物的外形刻得很规整,但头部的五官、帽子、衣服、手等部位是用线刻交待的,背景刻了许多工整的竖线起到了较好的装饰作用,可以看出整个刻法比较随意活泼。图二的雕刻手法与图一相比就有了十分显著的差别。作者采用的是浮雕式的手法,人物、马凸起边缘圆浑,造型简略。画像石上所有的形象只有一个外形,没有任何细节的交待十分概括。虽然没有刻出人物和马的五官,但整个作品并没让人感到空洞,相反有种更敦厚、朴拙、亲切和执着的整体美。由此可见,汉画像石虽然在雕刻方法上有所不同,但传达出的文化意味和艺术魅力是值得研究与借鉴的。腾固对汉画像石雕技法的分类较为概括,不能充分地反映其多样的表现形式。到80年代,对汉画像石雕技法有比较恰当而成熟的分类,即为线刻、面线线刻、线浮雕、高浮雕、透雕六种。
在汉画像石中,值得注意的是线条的运用。中国绘画的艺术表现方式可以说是以线条为主的。现存中国古老的绘画,当数长沙出土的战国帛画和西汉帛画。其形象就是用线条勾勒而出,然后填以色彩。这种线条运用,发展为后世中国绘画的骨法”,而后的各种皴擦画法,也多从线条变化出来。而汉代的石刻画像,不论是河南石刻的起地平刻,还是孝堂山等地石刻画像的阴刻,构图也主要是线条。这是不同于欧洲的浮雕而为中国石刻所独具的艺术风格,中国石刻画像艺术的这种风格同中国绘画艺术风格是互相辉映完全一致的。
汉画像是雕刻在不同材质石面上的因此在它的表层具有非常特殊的肌理效果,这也是形成汉画像独特艺术形式不可缺少的部分。肌理是视觉直感所造成的特殊审美效应是美术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不同的肌理会产生不同的直觉美感。如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大师伦勃朗他把光与明暗的结合运用笔触肌理效果使古典主义绘画达到一种极致。印象派大师凡高把色彩与笔触肌理的完美结合使画面产生出一种空气在流动的感觉,增强了作品的艺术美感,强化了自我的艺术风格。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颜色和大理石的物质特性不是在绘画和雕刻的领域之外”。因此,准确而又生动地运用肌理,能够增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形式不同的艺术风格。在汉画像石艺术中,由于不同的区域所选用的材质不同,因此产生的表层肌理效果也有所区别。如南阳汉画像石的艺术特点古朴豪放、深沉雄大。其粗犷豪放有别于山东、徐州和四川汉画像石,呈现了石材原有肌痕和雕凿肌痕的对比美,形成了自然统一的整体美及画面独特的肌理效果,强化了汉画像石的艺术特色。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由于运用石刻肌理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图三这幅画像石刻中的人物十分生动,飘起的水袖更增加了画面的节奏感。在刻法上是采用了大面积的平整背景没有任何装饰,人物用阴刻线刻出了形体的动势和前后层次关系。剪影式的人物上又刻了许多竖线,与背景相比产生了粗糙与平整的肌理对比,强化了视觉差别。特别是画像石下方的两个舞者,雕刻得非常动人。图四采取的也是浮雕刻法,表现了一个出行的场面。背景的石底是刻平的,但是人物、车马、天上的飞鸟是用线刻的方法很细致地刻出了物体的结构走势和形体的转折变化。人物、车马、飞鸟雕刻工细严谨,用线粗细变化得体,十分耐看。边框刻法粗犷,显露了石质的本来面目。这种粗糙、平整的肌理和简与繁的对比使画面产生了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作为汉画像石边饰花纹的装饰花纹带,无论在汉画像石的图像配置上还是在画面的装饰上,都有重要作用是汉画像石艺术不可缺少的部分。汉画像石的图案般都以带状形式刻在图像的四周,作为主题图像的外框而存在。迄今所见到的汉画像石的装饰花纹,按其图案因素的构成大体可分为简单图案形式和复杂图案形式两大类。在这两类图案形式中,简单图案形式虽然早在西汉晚期就已出现,但直到东汉晚期仍在继续广泛使用。复杂图案形式约出现在东汉中期前后,东汉时期为其发展的极盛期。由于各地区和建筑工匠们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不同,特别是由于画工和石工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不同,使汉画像石的装饰图案呈现迥然不同的面貌。尤其是东汉晚期复杂图案形式的图案花纹,构图精美线条流畅极富变化。以流云纹为例,就有普通流云纹、卷草状流云纹、神兽流云纹、龙云纹、变形长纹等多种图案。即使同一种流云纹,在不同的画像石上图案构成也不相同几乎找不到流云纹图案装饰完全相同的画像石。从西汉晚期到东汉初的画像石,一般是以简单图案形式中的一种图案花纹组成单层方连续花纹带刻在主体图像的四周作为画像的边饰。从东汉中期开始,随着汉画像石的边饰花纹艺术的迅速发展,画像中装饰花纹所占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在陕西北部地区的画像石中,有些装饰花纹所占的面积甚至超过了主体图像如图五。在山东和江苏北部地区的画像石中,由互相重叠的几种单层二方连续花纹带组成的相当宽的复合装饰花纹带出现并迅速流行开来。东汉晚期的山东嘉祥武氏祠、安丘画像石墓、沂南北材画像石墓的画像石,由于大量使用了这种复合装饰花纹带作边饰,使主体图像极为华丽典雅,大大提高了画像的艺术性,使这些汉画像石群成为这个时期的艺术的杰作。除了装饰作用之外,这种装饰图案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在中国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最令人难忘的装饰纹样之一就是凶相毕露的饕餮纹样。饕餮的意识是“贪食者”是指种没有身子的怪兽。它的寓意在于告诫我们不要含婪。“饕餮”拼命吃人,但是下又咽不下去,因此毁了自己的身子。例如,汉字里的雷”字的草写体是螺旋形的所以他们认为中国早期青铜器上螺旋形图案,一定指的是雨或雷。后来,卡尔享彻把这个例子作为证据来证实理论,他的理论认为,这些中国祭器上的装饰表示出一种统一的图像符号系统”这在这个系统中,被用来象征大地,飞鸟象征光线,爬行动物象征水中世界。因此汉画像石装饰花纹带在图像内容的配置上,有时还具有宇宙不同层次分界线的意义,它具有装饰及象征的双重性因此,研究汉石像石艺术的艺术特征,应基于汉画像石艺术自身的面貌究其社会文化的内涵主旨和形成这种艺术形式的雕刻技法特性。这种双重性的研究才可以真正认识汉画像艺术的本质那就是形成视觉美感的基本思想和表现这种思想的方法。笔者是通过对画像作品的技法分类,去明析观念和逐渐认识汉画像石艺术内在语言的,本文目的亦在于此。
主要参考文献:《秩序感》,尹定邦,湖南科学美术出版社,2001年。《汉画考释和研究》,李发林,中国文释出版社,2000年。《汉代画像石》,吴曾德,文物出版社出版,1984年。《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信立祥,文物出版社,2000年。《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蒋英炬南宫28官方网站、扬爱国,文物出版社出版,2001年。《常任侠艺术考古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出版,1984年。《艺术与视知觉》,阿思海姆(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一条:【艺术实践】谢秋《异化》下一条:【艺术实践】李善阳:法兰克福学派的艺术革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