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全国首个罗丹大规模真迹展来上海了!南宫28

2024-10-03 03:31:0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ng289月末的上海又新添一座艺术文化地标!由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改建而成的罗丹艺术中心在上周末对外开放,期待已久的开馆大展「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也正式拉开序幕。

  ❺ 30件展品来自与罗丹密切相关的艺术家,呈现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艺术图景;

  或许你对他的名字并不熟悉,但你一定听说过他闻名世界的作品《思想者》。他是一位激情的生命思想家,忠于自然与真实的情感表达,几乎单枪匹马地在19世纪的欧洲重新定义什么是雕塑,被后世誉为「现代雕塑之父」。

  这场开幕展「现代雕塑的启承」正是聚焦罗丹传奇的艺术生涯,8大章节,106件真迹展品,那些在雕塑艺术中极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作品将首次在上海亮相,而罗丹代表作在同一个展览中如此大规模地展出在国内也尚属首次。

  开展第二天,LOOK实探完毕。这场备受关注的雕塑大展是否值得一看,请继续往下看。

  20世纪初大尺寸青铜版《思想者》问世,一举成为罗丹雕塑的代表作南宫28。青铜铸造赋予了这件作品永恒的形态,但它的灵魂仍然源自原始的、未经雕琢的状态。

  本次展览展出的便是「罗丹亲手捏成的初稿版本」,拼接的细节依旧清晰可见。屈膝俯身、低头支颌的坐姿,渴望进入绝对的冥想,远远透出悲剧色彩。

  我的《思想者》能有思考的模样,是因为他不仅用他的大脑来思考,亦动用了他紧皱的眉毛、膨胀的鼻孔和紧闭的嘴唇来思考,更用他胳膊、后背和腿上的每一块肌肉来思考,他紧握拳头与紧绷着脚趾来思考。

  《青铜时代》是罗丹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作品,曾因过于逼真而备受争议,被指控为真人翻模而非纯粹雕塑。游移在古典和现代的梦境边缘,年轻的比利时士兵温柔而有力,甚至带着些刚刚醒觉的惶惑,轻盈和厚重同时流动、延展。

  罗丹创作的这座全身像,是对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一次大胆的致敬,一次真实而又直白的展现。蓬乱的头发中显现出一张沉浸于思想中的脸,他惟妙惟肖地刻画出这位伟大文学家在夜晚奋笔疾书后的清晨时刻。

  在创作过程中,罗丹了解到巴尔扎克常常彻夜工作,还特别刻画了他的「睡袍」,成为了整件作品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之一。也因此,我们更能在欣赏作品时深切地感受到这位文学巨匠充盈智慧、沸腾的精神世界。

  《地狱之门》是一件「未完工的作品」,创作过程贯穿罗丹的职业生涯。展览展出的几个青铜版本虽然未经精雕细琢,粗砺的刻画依旧充斥着沉重与苦难,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那些不堪重负的灵魂,在黑暗中低声呼唤。

  许多我们今天熟知的罗丹的作品,《思想者》《亚当》《夏娃》等待,最初都是作为《地狱之门》中的人物形象出现的。展览为这件未完成的作品特别设置了镜像投影,更像是一本罗丹专属的雕塑生涯日记。

  《加莱义民》是罗丹在1884年创作的一组纪念雕塑,这里展出的是最具有代表性、最复杂的六人之一皮埃尔·德·维桑的人体雕塑。他衣衫褴褛,脖子上套着绳索,却依旧露出坚定英勇的神情。

  罗丹的《夏娃》与《地狱之门》密切相关,并与前一年创作的《亚当》遥相呼应。这件作品从1881年开始构思到最终向公众展示中间相隔数年,雕塑某些部分尚未完成,表面仍有些粗糙不平,但透过肢体的展现,依旧极具张力。

  《吻》无疑是罗丹最为醉心荡漾的作品。这对恋人来自但丁《神曲》的《地狱篇》,由于两人炽热的禁忌之爱,他们被打入地狱的第二环。在这对相拥而吻的恋人身上,浓烈的爱意波纹被艺术家捕捉,亦有告别的悲伤。

  展览共8大章节,围绕罗丹艺术中心艺术展馆区环形一圈,沿着历史脉络从新时代启幕走向现代,来自法国罗丹博物馆的馆藏真迹一一呈现南宫28,隔窗洒入的天光也顺其自然地为作品增添光影变化,赋予第二次生命。

  ❶ 罗丹艺术中心每逢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11点开馆。工作日上午中午观展人数较少,下午人流量较大,建议大家合理安排观展时间,错峰观展。

  ❷ 展览覆盖4层展厅,需先乘坐电梯至顶层展览入口,观展动线简单,沿环形展区一路看完八大章节即可直达展览出口南宫28。

  ❸ 展签内容相对简单,扫描展签上的二维码可以获取每件展品多语种版本的详细介绍和语音导览。

  ❺ 双肩包等大件需在场外馆自助寄存,不可带入馆内,寄存处根据馆外路牌指引可以找到。

  ❻ 由于现在还是开馆前期,馆内的咖啡店等板块还未布置完全,展厅内有少量座位可以歇脚。

  ❽ 附近停车场:世博文化公园P1、P2、P4双子山、P5世界花艺园停车场等,车位充足,自驾友好。

搜索